还在纠结是否放弃 Axure9,投入 Axure11 的怀抱吗?

如果你还有这类问题,可以参考一下我的 Axure9 和 Axure11 的对比分析,可能很快就能让你放下纠结,坚定拥抱 Axure11。

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采用逆向思维,先来摆一摆为什么大家还在坚持用 Axure9。针对这些坚持我们给出放弃的理由,也就自然而然地回答了为什么果断放弃 Axure9,转向Axure11。

根据DeepSeek、豆包、kimi、百度ai 对此问题的回复,以及个人对 Axure9 的使用观点的总结,目前还在坚持使用 Axure9 的原因无外乎以下 4 种:

1.使用成本

没有谁能抵抗免费白嫖的诱惑。早先诞生的 Axure9 没有真正的联网验证注册码,因此你可以很顺利地找到免费的注册码,直接免费使用。

而从 Axure10 开始,软件的注册验证过程必须联网,白嫖怪们已经无法免费获得这款产品牛马必备的午餐。面对狗都不理的使用价格,牛马们自然也很难理会 Axure10 和 Axure11 的存在。


2.必要功能

虽然 Axure 的版本到达了 11,中间还隔着个 10,但这两代版本并没有推出类似中继器这种颠覆性的功能。Axure9 具备的功能完全能完成大多数复杂的交互功能。

如果你的原型不需要复杂的交互,你完全可以放弃 Axure,选择更为高效、易用,且免费的国产原型工具,如墨刀、摹客、MasterGo 等。

3.软件稳定性

软件越新,Bug 越多,稳定性越差。这是软件行业普遍的现象,放在 Axure身上更为明显。记得 Axure10 和 11 刚推出的时候,产品牛马们在各类论坛上发出了成堆的 Bug,这些都是让 Axure9 稳如老狗的原因。

当然 Axure9 也不是完美无缺的,曾经也出现过致命的 Bug。记得 2020 年(Axure9 已经发布两年)的时候,我在 Windows 端用 Axure9 打开同事在Macos 端创建的一个接近 90MB的原型文件,每次都非常稳定地在 30 秒内发生了软件崩溃,直接退出。如果在 30 秒内点击预览,则会直接崩溃。结果就是他做的原型我根本用不了。

不过上面这个问题在经历了年中的一次小版本升级后彻底解决了。自此以后我的 Axure9 基本没有什么 Bug 出现。

4.团队协作要求

这一点恐怕是最难撼动的理由了。如果公司内形成了使用 Axure9 的习惯,而且以往的原型基本都是 Axure9 版本的文件,那么即使自己的使用习惯改变了,也很难改变周边更多人的习惯。


乍一看,以上理由很是站得住脚。但如果你是一个热爱折腾的宝子,你会很快发现前面三项理由在万能的某宝和现阶段的 Axure11面前彻底败下阵来。至于第 4个理由,当你最真诚地游说,以及团队成员的切身体验,自然也就不攻自破了。

1.某宝 10 元内解决成本焦虑

价格问题永远是首要问题,将无数牛马们阻挡在新版本之外。

但当我告诉你,在万能的某宝上,你只需花费 10 元以内的票子就可以买到至少 1 年的 Axure11 的使用资格时,你是否有所动心?

更何况这一使用资格可以同时在 9 台电脑上使用,折算下来基本就是 1 元 1 台电脑的使用资格。如果这个价格你都嫌弃的话,我只能说你不是一般的铁。

2.关键功能升级,工作效率大幅提升

虽然没有颠覆性的功能出现,但对以往常用功能的优化,着实提升了不少工作效率。

  • 顶部快捷功能区升级

顶部快捷功能区增加了不少基础元件的常用属性,这样就无需点击右侧的 Style修改元件的常用属性。减少的这一步虽然不多,但对于修改频繁的常用属性来说,积少成多,还是能提升不少的工作效率。

  • 中继器数据列表升级

中继器的数据列表从右侧独立出来的设计真是太棒了。想想以往如果要维护较多数据项的列表时,那么一点的显示空间真是不够用。如果想拉大列表的显示空间,整个右侧边栏也会跟着一起变大,中间的设计区域就被完全遮挡住了。要想继续下一步操作,就必须还原右侧边栏的大小。一来一回的操作,属实麻烦。

Axure11 将中继器的数据列表独立出来,我们就再也不用调整右侧边栏的大小了。而且独立出来数据列表可以自由拖拽到任何地方,可以完美避开中间的原型设计区域,后续操作完全不受影响。


另一个升级亮点就是数据列表自带元件显示内容设置。简单的显示内容只需一键关联到中继器中的元件,就可以立即在中继器中显示出来。省去了每次在item load 交互中匹配元件显示内容的操作。

  • 增加了元件样式属性修改动作

这一改动丰富了不同条件或场景下元件的样式表现。例如与中继器结合,根据元件的男、女属性配置不同的元件底色。

  • 增加了全局变量变动交互


这一新增特性不与具体的使用场景相结合,很难发掘它存在的意义。我是在制作移动端页面结构元件时发现它的优秀的。

Axure中子页面(inline frame)和父页面(parent page)之间相对隔离,只能通过全局变量来传递数据,相互之间完全没有交互事件。直到 Axure11 的出现,全局变量变动交互事件打破了这一局限。我们可以在一个子页面(inline frame)中改变全局变量的值,在父页面中(parent page)中利用全局变量变动交互事件监控这一全局变量的变化。当全局变量的值发生变化时,即可触发在父页面(parent page)中的交互动作。

以上是我在近期工作中发现的,能够实实在在地提升工作效率的升级。特别是中继器数据列表的升级,大大地改善了以往右侧嵌入式数据表格使用体验。

3.历史问题测试,“新人”竟稳如“老狗”

软件的稳定性同样非常重要。如果新版本不稳定,即使价格便宜,功能优化给力,我想大多数人也不会使用的。所以在1 个月的试用期间,我就拿出了压箱底的干货——以往版本中容易 Bug 报警的原型,逐个测试。整个过程居然没有一个 Bug 产生,这结果让我不禁感叹:“Axure 团队啥时候这么经撸了!”

4.运行效率优化,大文件也不卡

这里我增加了一个放弃 Axure9 的理由,因为运行效率的优化结结实实地让我感动坏了。之前的大容量原型文件(50MB 到 100MB),特别是交互比较复杂,内嵌多层动态面板的原型,在 Axure9 上预览时,至少有 5 到 8 秒的停顿等待。但同样的运行环境,放到 Axure11 上,只有不到 2 秒的等待。这个优化效果不得不为 Axure 团队点赞。

5.以码服人,最强嘴遁就是你

至于说服团队放弃 Axure9,接受 Axure11,只能以码服人了。分享你购买的注册码,至少可以“贿赂”8 位牛马一起使用。我相信,给他们一段试用时间,他们会做出正确的选择的。

看到这里,你应该不纠结了吧……

什么?你很铁……

什么?你不认识万能的某宝……

好吧,万能的评论区给他们点引导吧……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